阅读新闻

低压甲铵预冷凝器泄漏原因及处理

[日期:2009-02-19] 来源:  作者: [字体: ]

    宁夏石化分公司第2套化肥装置2005年扩改时新增了低压甲铵预冷凝器(E303),该设备是利用解吸系统回流冷凝器来的含氨和二氧化碳的工艺液对低压分解器、中压冷凝储管来的气相进行冷凝吸收。该设备投用后效果较好,但20073月,设备冷却水出口氨含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判断换热管或管板有泄漏。

       将该设备拆检后发现,E303上管板管口存在明显腐蚀减薄的情况,有124处管口有开口腐蚀缺陷。管板着色检查,有17处管口表面焊缝有气孔缺陷。游标卡尺检测管口10 mm深度的大多数管子已减薄至1.5 mm左右(原设计2 mm);有23根管子已减薄至1 mm以下,有1根管子管头(15-9)已整体腐蚀掉10  mm,碳钢管板已腐蚀穿透(泄漏点);另1根管子管头(10-13)内壁已腐蚀穿透到碳钢管板层(未泄漏)。E303底部管板宏观检查有33处管口有裂口腐蚀缺陷,管口管壁腐蚀减薄不明显,游标卡尺检测部分管口均减薄至1.8 mm左右(原设计2 mm),腐蚀程度低于顶部管口。

       检测分析发现,从下管板至第1块折流板间,列管无明显局部减薄区,均为均匀减薄,壁厚为1.8~1.9 mm;从第1块折流板开始至上管板间,列管存在明显局部减薄区,表现为非均匀减薄,最薄处在离上管板内侧约30 mm处。

       通过原因分析,排除工艺介质对材料的腐蚀和管材质量问题,主要是上部管箱汽液混合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上部管箱汽液混合采用了喷淋形式,其喷淋距离离上管板仅250 mm,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来自解吸系统含氨和二氧化碳的工艺冷凝液直接喷淋到管板上,造成冲刷腐蚀。

       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了以下改造措施。

       1.20根已减薄至1 mm以下的管子和2根腐蚀穿透管子加工316L堵头焊接堵死,对管板出现气孔和管口有开口腐蚀缺陷的列管进行了电焊补焊处理。

       2.制作高100 mm的鲍尔环填料层框架,内装Φ50 mm×50 mm×1.5 mm 316L鲍尔环填料,上、下制作8 mm厚的多孔板焊接固定,多孔板开孔Φ10 mm

       3.E303壳侧进行清洗,抽1根管进行样管分析,抽掉后管板两侧加316L堵头焊接堵死;将管板换热段上下掉头,在换热段壳体新增固定支撑架,原有基础更换改造后整体安装在原有钢梁上,换热段整体高度不变。

    通过以上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改造后的3次拆检中,未发现列管及管板有明显的腐蚀减薄现象,从而避免了低压甲铵预冷凝器的泄漏。
阅读:181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