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018年国际化工十大新闻

[日期:2019-01-04]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美贸易战对石化业影响显著

  3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600亿美元关税,并实施投资限制,中美贸易战由此暴发。在经历了两轮征税后,美国合计2500亿美元加税清单中,涉及价值195.3亿美元的能源化工及下游制品,占涉税金额的7.8%.

  欧企纷纷撤资伊朗石化项目

  不堪美国制裁施压,516日,道达尔在其官网宣布,撤出在伊朗项目,暂停在伊朗的天然气项目相关工作,并称可能被迫完全退出在该气田投资10亿美元的计划。道达尔退出伊朗项目带动欧企撤资伊朗石化项目潮。全球规模最大石油运输公司之一的马士基油轮公司甚至停止接受伊朗石油托运订单。

  拜耳收购孟山都尘埃落定

  67日,拜耳成功完成对孟山都的收购。这笔收购金额约625亿美元的交易是20年来德国公司最大跨国收购案。双方业务合并后,拜耳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和杀虫剂生产商。

  巴斯夫100亿美元广东独资建厂

  710日巴斯夫宣布,将在中国广东省投资100亿美元,独资建立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化学品生产基地。签约仪式在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见证下完成。巴斯夫公司称,广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科思创15亿欧元加码MDI产业

  1010日,科思创监事会批准了一项约15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将在美国贝敦兴建一座世界级MDI工厂,这也是该公司迄今最大的单个投资项目。该项目计划建在科思创在贝敦的生产基地,设计产能为50万吨/年,预计2024年投产。

  德国化工生产遭遇“不可抗力”

  10月中下旬,受莱茵河水位创历史最低水平的影响,依赖莱茵河进行原料或产品运输的德国化工公司的生产和物流受到限制,有的产品甚至被迫停产。赢创、巴斯夫等德国化工巨头纷纷延长供货时间,国际化工市场受到相应影响。

  全球最大工业气体巨头诞生

  1022日,工业气体产值分别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三的林德与普莱克斯共同宣布,两家公司的并购案已获得美国政府部门的同意,合并的最后阻碍已经克服。双方随后开始最后的清算和业务交割,两家公司合并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气体巨头。

  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发酵

  1024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的提案,以遏制日益严重的塑料废弃物对海洋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他一些国家也发布了相关限塑甚至禁塑政策,限制甚至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联合国也于12月启动全球反塑料污染行动,目标是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机构开展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公众意识,减少塑料污染。

  美国成为原油与成品油净出口国

  截至1130日当周,美国合计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达到约900万桶/日,而当周美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总量为880万桶/日。这是自EIA1973年公布原油进出口数据以来,美国首次成为原油与成品油净出口国。

  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

  103日,受沙特记者遇害案影响,国际油价达到今年高点,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85美元/桶。然而,受全球经济放缓、产油国增产特别是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影响,全球石油供需关系趋于供过于求,国际油价在最后的两个月下跌逾40%,年终纽约原油期货跌至45美元/桶左右。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