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的炭烟形成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对生物质气化的影响研究领域获得进展,并发表两篇综述论文。
生物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其高效利用能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促进清洁生产,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通过将低品位生物质气化生产合成气,并进一步转化为生物燃料、甲醇、乙烯等化学品,是生物质废弃物高值利用的有效途径。
在高温、贫氧、颗粒团聚条件下生物质气化将导致大量烟灰生成,是该技术工业化的难题之一。洁净煤技术研究所联合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揭示了生物质气化过程烟灰的形成机理、模型构建、检测方法、分布特性和调控策略,为生物质气化的技术研发、过程优化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气化是实现生物质高效转化的有效途径,而生物质固有的和外加的碱及碱土金属(AAEM)会显著影响气化的产物分布、气化反应性和灰渣转化。
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阐述了AAEM催化生物质气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 对生物质的三大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催化气化、实际生物质催化气化、AAEM的迁移与转化、AAEM催化生物质气化机理、AAEM在焦—灰/渣转变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了全面综述,为生物质气化过程模拟与工程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模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