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国内最大的锂电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天齐锂业公告称,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减少6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05亿元,同比盈转亏。这是天齐锂业自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年度成绩单。报告期内,锂产品的市场价格大幅下滑,导致该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受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存在时间周期的错配影响,导致去年该公司经营业绩亏损。
而锂电能源材料产业链的下游则是另一番景象。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此前已经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2024年,该公司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公告称,该公司实现2024年营业收入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00%。比亚迪的主要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等。
从行业发展来看,目前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根据SNE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763万辆,同比增长26.1%,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储能电池方面,在各国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推动下,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比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要求提高、储能技术进步及系统成本下降,储能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根据SNE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01GWh,同比增长62.7%。下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何时传导到上游锂电材料端,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
行业何时触底反弹,这对部分锂电化学品企业来说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重要节点,继续坚守在黎明前的黑暗期,企业如何降本增效,如何实现技术迭代与创新,培植与时俱进的新质生产力,这才是关键。
为全面剖析锂电化学品行业市场和技术现状,为企业技术创新升级指明趋势方向。继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新材料(锂电化学品)财富大会之后,中国化工报社继续发挥行业权威媒体的优势,以产业“第三只眼”的高度自觉和高瞻远瞩,顺应行业企业所需精心策划主办第二届“中国新材料(锂电化学品)科技大会”。
大会拟定于2025年4月26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破局·重构——锂电产业周期拐点与复苏路径”为主题,共同讨论产业周期拐点,重塑行业信心,探索技术创新路径,为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汇聚共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