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老装置焕“新生”

[日期:2025-09-11] 来源:中化新网  作者: [字体: ]

“322天,323天。”富岛公司化肥一期主控室大屏上装置运行天数更新至323天,一个刷新装置自1996年投产以来历史纪录的数字。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技术人员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一刻,他们创造了富岛公司化肥一期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新里程碑。

长周期运行是化工生产领域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尤其对于已投运20多年的老装置来说,更像是一场与设备疲劳、自然环境和工艺瓶颈对抗的“马拉松”。在行业内部,能够实现300天以上连续运行的化肥装置寥寥无几,尤其是面临南方高温、高湿、台风的极端气候,富岛这条老产线能实现突破,被业内视为一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困难从一开始就如影随形。长周期运行初期,技术人员发现燃机透平在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运行效率明显波动。“就像人呼吸忽快忽慢,系统也会‘不舒服’。”技术人员比喻道。他们通过反复监测和试验,最终通过调节压缩机入口挡板、更换高性能滤芯等方式优化进气分配,显著提升了压缩机的做功稳定性。

更大的考验来自极端天气。进入夏季,台风“蝴蝶”直面袭击厂区,持续高温天气也给装置冷却系统带来极大压力。锅炉给水真空系统的表冷器效率明显下降,险些导致装置降负荷甚至停车。

“那几天我们几乎没合眼。”负责攻关的技术员回忆道,“我们在表冷器外部加装了喷淋水装置,优化冷凝液回流路径,就像给设备戴上‘降温帽’、穿上‘透气衣’。”他们还制订了极端天气专项应急预案,成功抵御住了自然环境的剧烈冲击。

技改只是基础,更深层的支撑来自管理模式的重构。富岛公司推行“分区、分岗、分人”的重点设备精细化管理,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和预防性维护平台,实现从“被动检修”到“主动干预”的转变。

“每一个隐患都有专属档案、责任人和整改时间表,闭环之后还要‘回头看’。”设备技术员柯真介绍说,“我们现在还用上了智能管控平台,员工发现隐患可以拍照上传,系统智能分级,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化肥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农业投入品的保障能力。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化肥生产的稳定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富岛公司通过技改创新和智能管理,使老装置依然发挥出极高的运行水平。

“323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富岛公司化肥一部总经理严军开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升装置运行水平,为保障国家农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