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科技创新为石化行业“碳”未来

[日期:2025-09-29] 来源:中化新网  作者: [字体: ]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题论坛——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与会专家提出,近年来,我国积极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就显著,但仍面临能源需求大、高耗能产业占比高等挑战,石化等领域的碳排放问题依然突出,急需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实现低碳转型。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介绍,截至今年7月,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21.7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规模近六成。我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并建立起当今世界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环境基准标准与风险管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指出,“双碳”目标为各行各业指明绿色发展方向。在这一新征程中,我国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能源结构加速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8%,特别是光伏与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他也强调,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大,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占比仍偏高。

“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化工行业首当其冲。”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表示,未来五年石油仍将在能源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石化行业必须既能保障能源安全,又能引领绿色转型。他分析,行业目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产业发展与降碳矛盾突出,碳排放来源多、总量大,降碳难;二是节能减排压力持续加大;三是碳管理能力和低碳技术尚有差距,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高效低成本工艺和技术装备尚未取得体系化的突破。

实现能源化工绿色低碳转型,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

“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到新型储能技术利用,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到智慧环保系统的构建,每一项创新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新的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绿色科技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对此,刘振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投入,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智能电网、氢能以及CCUS关键技术,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二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升级;三是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坚持开放创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科技创新是唯一的出路,它是核心驱动力。”吴丰昌表示,在能源领域,高效光伏、先进储能技术等前沿技术突破,将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与稳定性,降低单位用电成本,缓解环境压力。

“要推动转型,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马永生建议科技创新要聚焦两个方向:一是通用关键技术,包括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技术、绿氢生产及储运技术、低成本CCUS技术;二是行业特有技术,包括生物基化学品和燃料技术、绿氨炼化流程再造技术和乙烯电裂解炉技术。此外,石化行业绿色转型还须加强国际合作,既要“引进来”,和外企共同研发低碳技术,如CCUS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面临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挑战,可通过国际合作加速难题攻克;也要“走出去”,如中国石化参与建设了沙特全球最大的绿氢绿氨生产综合体项目;此外,还要推动行业标准衔接与统一,推动全球石油化工行业绿色转型。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