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改变了数以万计同胞的命运,也将对部分化工产品市场今后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记者近日采访时,众多业内人士的看法。
化肥市场将止跌企稳
自从国家对包括尿素在内的化肥产品加征100%出口关税后,基本上封杀了国内化肥的出口,使国内化肥供应量迅速增加。随着春耕用肥旺季的结束,4月下旬以来,除钾肥外,全国化肥价格普遍出限滞涨,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等高浓度化肥价格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按照原来的预计,这波下跌行情可能要到6月中下旬以后、全国夏播用肥旺季到来时才会结束。但汶山大地震无疑将改变这种预测。理由是:大地震后,四川境内相当数量的公路损毁严重,宝成铁路至今未能打通,陕西、宁夏、河南、云南、贵州等地部分道路和桥梁受损,减少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磷矿石的输出,导致市场磷矿石供应紧张,价格上扬。不少磷复肥企业不仅成本增加,而且根本无法维持满负荷生产,减少了磷复肥的社会供应量。
对氮肥而言,川化、美丰等企业受地震影响,预计减少尿素产量将超过50万吨。虽然在目前的用肥淡季,地震对化肥生产和社会供应量的负面影响尚不明显,但近期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由于要集中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和基建物资,仍会使化肥企业的原料和产品运输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化肥生产情况和社会供应量并不乐观。预计今后国内化肥市场将很快止跌企稳,呈现稳中有升的走势。
PVC需求增长改变命运
对于聚氯乙烯(PVC)及下游加工企业而言,灾后重建将使其获得新生。近几年,无论是塑料型材还是管材企业,或是电石法PVC企业,日子都不怎么好过。原因之一是产能扩张过快,供大于求严重。
以电石法PVC为例,2005年以来年均增幅达20%以上。2006年,我国PVC首次实现净出口,2007年略显供大于求。根据中国氯碱协会的统计,2008年,我国将新增电石法PVC产能400万吨左右,供大于求已成定局。但此次地震后,由于灾区数以万计的房屋及众多公共设施被毁,重建工作即将展开,无论是新建住房还是市政及共公设施,都将按照建设部有关节能要求,使用大量的塑钢门窗、铝塑复合型材及塑料给、排水管材管件。由于电石法PVC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因此PVC制品将会成为灾后重建的首选材料,使PVC及其制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同时,受地震影响,西南地区最大的电石法PVC生产企业四川金路集团因部分设备移位或损坏,自
不仅如此,金路集团原来赖以生产的电石原料,主要来自汶川和都江堰,现在这些地区的电石企业已彻底倒塌,今后的原料供应将不得不从千里之外的甘肃和陕西调运,运价高不说,供应能否保证还很难说。据金路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于四川及周边地区电石供应中断或减少,PVC企业普遍'吃不饱',目前几乎没有库存。加之当地对PVC需求十分强劲,导致近期PVC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扬,出厂价已达8700元/吨左右。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在PVC需求趋旺和蓝炭、白灰以及运费持续上涨推动下,电石价格也将水涨船高,至少将维持4000元/吨的高位运行。
醇醚短期价格将上扬
由于川渝地区也是全国主要醇醚生产地之一,其醇醚供应量占华东、华南等醇醚主要消费地消费量的1/5。此次地震后,两地醇醚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影响,有的企业甚至因天然气供应不足或'断气'、或因安全原因被迫停车,对近期市场影响不小。
受川渝醇醚外输量大幅减少影响,近期华东、华南地区的醇醚价格一改前期大幅下挫的走势,急速拉高,城化公司的甲醇出厂价已由前期的3200元/吨攀升至3400~3500元/吨,且十分俏销。
赈灾用化工品现商机
灾区基础建设和清理道路碎石,都将使民用炸药需求上升,继而带动硝酸铵需求增加,刺激其价格上扬。目前硝酸铵出厂价已由一个月前的1800元/吨飙升至2200元/吨,近期极可能突破2300元/吨。所以,兴化公司正全力以赴组织生产。而西安开米集团有关负责人则表示,灾区急需大量消毒用品,将为包括开米集团在内的众多洗涤与消毒用品生产企业带来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