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罗立明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泸州646300)
[中图分类号] TQ 113.2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4-9932(2011)03-0035-02
1 概 述
我公司合成一车间是1966年投产的年产100 kt合成氨装置,1989年与英国汉格公司合作进行了节能增产改造,实现了年产150 kt合成氨。2003年公司又与丹麦托普索公司合作,对装置进行了“双甲” 和“联醇”生产技术改造,淘汰了污染严重的铜碱洗工艺,并采用福克斯波罗DCS控制系统,改后年生产能力为105 kt合成氨、45 kt甲醇。2008年5月又将一乙醇胺湿法脱硫改为氧化铁干法脱硫,进一步优化了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装置开车过程中造气系统开车步序为:空气吹扫→气密试验→氮气置换→氮气循环升温→蒸汽升温→天然气升温→二段转化炉加空气。在对造气工段进行氮气循环升温时,因从K401氢氮气压缩机出来的氮气所夹带的油污对转化催化剂是有害的,因此氮气须经过脱硫塔C101洗涤和C103分离塔分离,以除去夹带的油污,确保转化催化剂不被油污染。2008年5月本装置改一乙醇胺湿法脱硫为氧化铁干法脱硫后,为了造气系统氮气循环升温的需要,还得保留一乙醇胺湿法脱硫系统,导致设备维护和开车费用较高。针对上述问题,在2010年1—3月联醇装置年度大修时,对造气系统氮气循环升温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利用本装置300#双甲系统的V309A/B油水分离器取代湿法脱硫系统对K401出口氮气进行净化,有效地降低了开车费用,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