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中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获嘉453800)
[中图分类号] TQ 54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9932(2012)
新乡中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50 kt/a甲醇装置采用HT-L干粉煤加压气化技术,针对粗煤气中CO含量高以及甲醇合成对气体氢碳比的要求,采用了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催化剂选用青岛联信的QDB-04型催化剂。自2011年9月试运行以来,变换工段出现过一系列问题,现将这些问题及处理情况简述如下。
1 工艺流程简述
由气化来的粗煤气(210 ℃、3.72 MPa)经低压蒸汽发生器E-2001降温到194 ℃,气体中多余的水蒸气冷却、冷凝,同时产生0.5 MPa的低压蒸汽。在S-2001分离出冷凝水后,粗煤气进入变换气热交换器E-2002,与出中压蒸汽发生器E-2003的变换气进行换热,粗煤气的温度升到240 ℃左右后进入变换炉R-2001的第一段进行变换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量,气体温度升至385 ℃左右。该变换气先经E-2003将气体温度降到283 ℃,同时产生4.0 MPa的中压蒸汽,再进入E-2002中,与由E-2001来并分离了冷凝水的粗煤气进行热交换,再次降温。变换气温度降到240 ℃后进入变换炉R-2001的第二段进行变换反应,并再放出大量的热量,气体温度升高到376 ℃左右,进入中压蒸汽发生器E-2004,将气体温度降到283 ℃,同时产生4.0 MPa的中压蒸汽。出E-2004后的变换气进入脱盐脱氧水中压换热器E-2005,降温至210 ℃进入有机硫水解槽R-2002,将变换气中的有机硫转变成无机硫。之后变换气经脱盐水预热器E-2006、变换气水冷器E-2007降温冷却、冷凝,并在变换气分离器S-2002分离出水分后送脱硫脱碳。
2 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1 液位计问题及处理
E-2003/2004现场液位计因温度高,磁翻板烫坏粘为一体,导致液位计磁翻板不翻,现场液位计无法使用。后更换为耐较高温度的磁翻板重新投用现场液位计,运行过程中又出现E-2003/2004现场液位计浮筒相继受高温失去磁性,只能重新更换浮筒。因此E-2003/2004现场液位计的选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