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大颗粒尿素装置节能增产改造总结

[日期:2013-08-22] 来源:《中氮肥》  作者:徐百亮 [字体: ]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黑龙江 伊春153103

 

[中图分类号]TQ 441.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9932201304-0045-02

 

我公司于20114月建成并投产的年产150 kt大颗粒尿素装置采用荷兰荷丰技术有限公司的流化床造粒专利技术,经过近1 a的运行,根据大颗粒尿素市场销售的实际情况,提出将大颗粒尿素装置的产能提高到198 kt/a的设想,由荷兰荷丰技术有限公司做具体改造的方案并予以实施。

1  工艺流程简述

将来自2#尿素系统一段蒸发分离器的浓度约96%的尿液与浓度37%的甲醛溶液混合后,送入造粒系统的造粒机。在造粒机内,通过不断地蒸发和凝固,使大量溶液的雾滴附着在最初的晶种或种核上,使尿素颗粒逐渐长大。在造粒过程中,颗粒同时被干燥并冷却。造粒机在温度104110 ℃(1室和2室)、压力-0.5-0.2 kPa下运行。长大的尿素颗粒由造粒机冷却段(345室)冷却到7085 ℃,然后被送出去后续筛分环节。尿素颗粒经过振动筛筛选,得到3种颗粒尿素——合格颗粒、小颗粒和大颗粒尿素。合格颗粒尿素在最终产品冷却器中被进一步冷却到4550 ℃,然后被输送到尿素包装系统;大颗粒尿素经破碎机破碎后,与筛分后的小颗粒尿素作为晶种返回到造粒机中。尾气中含有的来自造粒机、最终产品冷却器及各除尘点的尿素粉尘附着在洗涤器筛网上,被尿素稀溶液喷淋接触而洗涤回收。由洗涤器回收的尿素浓度达到45%的尿素溶液被循环槽尿液循环泵打回至尿液槽,再由尿液泵补入蒸发系统。

2  改造情况

2.1  造粒机

造粒机由上箱体、下箱体、多孔板、喷嘴、挡板5部分组成。下箱体内原设计为6组支管,每组支管10个喷头,配套的产量为每天480 t大颗粒尿素。为了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由荷丰公司设计并改造了下箱体组件,将每组支管的喷头数量由10个增加到12个,并重新调整了喷头的位置分布。

装置原设计是将2#尿素系统一段蒸发后的尿液(20 t/h)全部送入大颗粒尿素装置,只能达到每天480 t的大颗粒尿素产量。此次改造我公司自行设计增加了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