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以新质生产力化解过剩产能

[日期:2024-04-19] 来源:中化新网  作者: [字体: ]

近几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2023年以来尤甚。在4月2日召开的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开门红”调研研讨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强调,今年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矛盾仍旧十分突出,而要有效化解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难题,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最优解。

石化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显示,除原有大宗基础原材料产能过剩矛盾与日俱增外,就连过去一直短缺的乙烯也拉响了产能过剩的警报。产能过剩已成为制约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顽症”。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行业产能过剩,才能倒逼企业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开拓新的需求,从而在红海竞争中杀出重围。这种看法在行业产能适度过剩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产能结构性过剩甚至产能严重过剩时则另当别论了。产能严重过剩,意味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化工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产能结构性过剩,则意味着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使得现有产品或没有市场,或即使销售出去了,价格也被打成“骨折”。

行业工艺技术成熟进入无壁垒,企业自身拥有资源禀赋,再加上产品价格处于高位,这些因素成为“无形”的市场“之手”,影响着企业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热情,使得一些企业尽管明知产能过剩,却仍乐此不疲地进入早已拥挤的“围城”——诸如炼油、甲醇、聚氯乙烯等领域。或者一些企业在原有低效产能尚未淘汰的情况下,仍然扩能,并追求项目上得快、上得大,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

然而,行业的不少子行业都以房地产、汽车行业和农业为产业链的终端。如今国内房地产高景气度难觅,汽车行业产能过剩或将进一步加剧,化肥过剩也日益明显,这意味着化解产能过剩的老路已难以走通。

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传统产业而言却是一道曙光,必将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抓手。企业应破除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更新观念,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形成新供给与新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努力走出产能严重过剩的“怪圈”。

当前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则为构建这种新平衡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新需求对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会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撬动生产力跃升;另一方面,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供给,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有效需求。

因此,面临过剩的企业应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的方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彻底淘汰落后产能,置换先进产能,形成新的供给,引导新的需求,从而形成新供给与新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