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专家:中国钾肥不会“受制于人”

[日期:2010-08-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必和必拓拟购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的消息传出后,外界对于中国钾肥“受制于人”的担心愈加强烈。有关专家认为,我国拥有钾肥进口成熟的谈判模式和较强的议价能力,且随着自给率的提升和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钾肥的供给压力将越来越小。专家同时指出,国内企业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国内自给率提升

 

  由于国内钾肥主要依赖进口,而国际钾肥产业正体现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趋势,外界担心“缺钾”的中国会在进口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专家提出,随着一些大项目的逐渐投产,中国钾肥的自给率不断提升,形势与前几年相比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折合成氧化钾后,2009年中国钾肥产量为312.7万吨,进口量为198.3万吨,再加上国内企业在境外生产、供给国内消费的产量,全年消费量约为600万吨,自给率超过51%。随着国内产量的稳定增长和自给率的上升,与其他钾肥进口国相比,中国通过谈判而获得的进口钾肥的价格处于较低水平。

  据了解,中国自2005年开始参与钾肥谈判,由五矿商会组织,中化集团、中国农资集团等10多家企业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价格钾肥巨头进行谈判。由于钾肥进口后需要销售,拥有庞大销售网络的中化、中农在谈判中具有实际话语权。

  信达证券研究员郭荆璞预计,未来中国钾肥的自给率将继续提升,达到约60%,进口压力会进一步减小。郭荆璞认为,虽然国内钾肥供不应求,但从全球看,钾肥供大于求,不必担心钾肥价格大幅度增长。

 

  企业应加快步伐“走出去”

 

  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长期规划,国内钾肥供给将形成111的格局,即国产、进口、境外各三分之一。从目前的数据看,国内企业在国外生产的钾肥还没有形成足够规模,企业需加快步伐走出去。专家认为,未来十年这一目标可能将逐步实现,国内的生产压力也将有所减轻。

  据透露,目前国内企业在国外开采钾矿已初现成效,中国企业在老挝有5个项目,其中1个已形成产出;在加拿大有2个项目;在刚果(布)有2个项目,其中一个还在谈判。除了买资源,国内企业“走出去”还采用了购买股权的形式,与国外企业共同承担风险。

  郭荆璞指出,国内钾肥企业“走出去”的成效并不显著,真正负担起“中流砥柱”作用还需一段时间。实际上企业“走出去”面临各种问题,比如非洲虽然有矿,但基础设施较差,开采后如何运输是一个问题。即使在加拿大这样的国家采矿,企业也未必能获得真正的控制权,因为相关的运输线路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